真正的文人书写
上传时间:2020-07-17 10:10:51
浏览量:1690
收藏
手机看文章

扫码手机看文章


——读徐则臣、李浩书法有感


11.jpg

徐则臣作品



22.jpg

李浩作品


近日,“雕琢未朴——作家徐则臣、李浩书法展”在山东淄博大铁像艺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展出了两位作家创作的百余幅书画作品,两位作家的文学创作经历和生活积累沉淀在每一幅作品之中,笔墨风云,气象万千。他们的书法作品让观众在阅读作家作品之外,得以通过另一种途径理解作家,理解文学,理解生活。


我是个爱运动的人,但我不会成为一个健身狂人。不是我吃不了一天举几百次杠铃的那个苦,而是我觉得实在没有那样做的必要。说实话,有两种人我看了难受:一种是胸大肌和肩背雄壮到夸张程度的男性;一种是冷风中依旧衣着单薄行走街头以展示身段和姿色的女性。我为什么看了他们难受呢?因为我觉得他们不自然,换个说法,就是做作。我不知道别人怎样,自然而不做作是我欣赏事物的首要条件。


以在舞台上饰演大丈夫著称的戏剧表演艺术家裴艳玲说过,因为她是女人,她知道什么样的男人是最美的男人,所以,她能够在舞台上比男人更好地展现男人。作为男人,我除了知道什么样的女人是男人心目中最美的女人之外,我也知道什么样的男人是女人心目中最美的男人。现实中一时找不到现成的例子,那就举个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吧,我觉得《三国演义》里的赵云应该是绝大多数女人心目中最美的男人。


赵云是武将,但很儒雅。他肯定天天练功,胸肌也不错,但不会达到夸张的程度。胸肌夸张的应该是樊哙、张飞和李逵,可他们肯定不是绝大多数女人心目中偶像的首选,甚至连前十也未必能进。为什么?因为他们缺乏风流倜傥、儒雅洒脱的神采。


本来是谈书法的,为什么开篇用了这么长的话来说男人女人、女人男人呢?是因为我一看到那些天天临池苦练备战这展那展的专业书法人士,就联想到那些天天在健身房举杠铃的雄性;而一看到那些天天卖弄线条、章法、墨色等等的书法家,我就联想到大冬天行走街头冻得佝偻着肩背还刻意衣着单薄的那些女性。


灵与肉、肉与灵,没有灵的肉有何意义?


但是举目今天的书法界,这种“没有灵的肉”太多了。说句不客气的话,走进书法展览的大厅,就如同走进了健身房,看到的是形形色色的肌肉男,听到的是咣啷咣啷扔杠铃的声音。真是够了。


区分人之高下,外表很重要,但绝不能仅仅看外表。区分书法之高下,技法很重要,但绝不能仅仅看技法。道理很简单,说多了都是废话。但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不懂的人居然还很不少。就是因为不懂的人还很不少,我们才会被大量技法娴熟但是缺乏思想和内涵的恶俗书法包围着。书法不是广场舞,它是属于大众的,但更是属于文人的,历史上许多好的书法作品都是文人创作出来的,今后最好的书法作品也必将继续由文人创作出来。然而,我们苦于看不到由真正文人创作出来的能够承袭中国文人传统的书法作品久矣。


原因当然首先是书写工具的革命造成了文人和书法的疏离。学富五车的文人们写作不使用毛笔,他们使用钢笔、圆珠笔、蘸水笔还有电脑。不使用毛笔就不能掌握使用毛笔的技法,仅仅有了技法等于零,但是没有技法是零以下。如此,大多数专业书家等于零,大多数文人更在零以下,我们怎么能够看到真正好的书法呢?


令人欣喜的是,有见识的专业书家拿起了书本。更加令人欣喜的是,有些学养深厚、才华横溢同时又有习书基础、受过技法训练、笔感笔性极好的文人在从文之余将很大一部分精力和兴趣投入和转移到书法创作上,诸般条件具备,他们创作出了观之令人陶醉的散发着浓郁的文人气息的书法佳作。徐则臣和李浩正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徐则臣,“70后”作家,其作品曾获茅盾文学奖等多种大奖。他自幼习书,虽自谦习书断断续续,求学、工作,多年辗转,不能专注,但打小受过的技法训练是不会忘记的,已经发芽的书法种子是注定要成长的。他说,这些年来,自己的书艺虽浅陋,但也惠及文学良多,由字的间架结构到书作的布局谋篇,以至字与字间的勾连呼应及单字的飞白,都于他的写作有所潜移默化。那么反过来,他在文学创作上的训练、探索和心得、经验又何尝不会对他的书法创作形成极大的影响呢?他推敲词句就是锤炼点画和线条,他摆布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就是在把握一幅书法作品字的大小错落和墨色深浅,而他对一部小说的谋篇布局不也就是对一幅书法作品的布局谋篇吗?试想,一位得了笔法、能挥如椽大笔写大作品的作家,一旦写起字来那岂不是厚积薄发,如同有千钧膂力的猛士提一个小马扎子吗?徐则臣的书法清雅、秀美、俊朗、高古,章法错落有致,极具书卷气。他的书法作品都是在小桌子上完成的,字幅都不大,这就对了,这就是文人书法应有的模样。


作为包括鲁迅文学奖等在内的诸多文学大奖的获得者、我国“70后”作家的又一个不能不提及的人,李浩的经历真有意思,他竟然是学美术出身的。从小爱好不算,他更是曾经受过几年专业的、科班的笔墨训练,书画技法显然已经全然不是问题。我们看他的作品,一笔一画全在绳墨中、规矩内。点画妩媚,线条洗练,布局简约、散淡,气息则是和徐则臣一样的高古。学美术出身的李浩“不务正业”,走上文学之路,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李浩于文学创作之余并没有把毛笔完全扔掉,仍然涂涂抹抹,但却“没良心”地把本来属于自己专业的写和画称为“丧志之玩”。然而,古往今来又有哪幅书画作品是端着架子、使着牛劲、喘着粗气干出来的?韩羽先生说艺术是玩,但要玩之以恭。李浩的做法竟然和韩老先生的主张暗合啊。


玩吧!不管李浩还是徐则臣,构思长篇小说可以使劲,写字则不必,就把写字当玩,当然要“玩之以恭”,玩着写是最好的状态,我不相信苏东坡他们会天天埋着头皱着眉苦兮兮地临池不辍。


书法需要天赋,书法需要练习,书法需要涵养,三点齐备的徐则臣和李浩两位作家的书写是能够承袭中国书法传统的书写,我想,他们在书法道路上将取得更大的成功是无需赘言的。


来源:文艺报 | 潘海波 

您的赞赏就是最大的鼓励
选择金额:
其它金额:
支付方式:
备注说明:
请输入您要赞赏的金额,并点击“赞赏”,会跳转到支付页面。按提示操作即可完成赞赏。您的赞赏,中国诗书画网将收取30%用于诗书画文化艺术交流和平台运营,70%将用于支持作者的创作。如果您赞赏成功,但平台未显示赞赏记录的,请将付款页面截图发至:834719009@qq.com
赞赏
扫码支付
首页 投稿 推荐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