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逸明《“拟古诗”之我见》
作者:梁源修
上传时间:1970-01-01 08:32:50
浏览量:2196
收藏
手机看文章

扫码手机看文章
杨逸明《“拟古诗”之我见》一文(以下简称杨文),载于《中华诗词》2019年第7期。我读后有感,特转载于后,供诗友研讨。
我的有感是:
一、何谓拟古诗?网上《百度百科》说:“拟古,诗文仿效古人的风格形式。如汉扬雄拟《易》作《太玄》,拟《论语》作《法言》,以及《文选》中的‘杂拟’等。后成为诗体之一。”杨文说:“古代的拟古诗,很多是模仿《古诗古诗十九首》。”。由此可以认为,近代的拟古诗,应当是近代人模仿古代人诗体的诗歌。
二、杨文说:“在我们想象中,一千多年前著名诗人的‘拟古诗’应该是年代遥远,晦涩难懂。”而读了“一千多年前诗人们的‘拟古诗’,居然是并不难懂,原来他们的拟古,拟的是前人的一种感情,一种情怀,一种境界。”。这,大概就是拟古诗的真谛吧。
三、那么,近代人在写作拟古诗上有什么弊病呢?杨文有精彩详尽论述,我不在此饶舌。
不过我还是忍不住引用其如下两首诗词作品,请诗友猜一下哪首是古人写的,哪首是今人写的。
《霜天晓角》:对雠调谑,低首情如灼。谁插胆瓶温护,丰馥馥,妖烁烁。  休愕,非日昨,颜瘁驹行蓦。也拟夺珠正色,浑未信,东君薄。
《于中好》: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
四、杨文说:“很多的当代拟古诗的作者不是拟古,而是泥古。”这种泥古现象俯拾皆是,如寄思要托月、浇愁要浊酒、送别要折柳、苦读要寒窗、思归要孤雁、愁眠要剪烛、农舍要柴扉……,美其名曰“古色古香”。
而泥古中最赫赫有名而又自上而下普遍流行者,莫过于今人写作诗词要用古韵——平水韵、词林正韵。用古韵写出的诗词,今人读来既不合辙,也不押韵,——把讲究声韵的中华诗词搞成哑巴文学,真是绝妙讽刺。
五、《雅风诗友》和《霞光诗社》群里的诗词作品水平很高,而且日益提高,可喜可贺。有时笨想,如果能在群里多些“什么是好诗”的研讨,“抬头看路”,是否会有利于更上一层楼?
您的赞赏就是最大的鼓励
选择金额:
其它金额:
支付方式:
备注说明:
请输入您要赞赏的金额,并点击“赞赏”,会跳转到支付页面。按提示操作即可完成赞赏。您的赞赏,中国诗书画网将收取30%用于诗书画文化艺术交流和平台运营,70%将用于支持作者的创作。如果您赞赏成功,但平台未显示赞赏记录的,请将付款页面截图发至:834719009@qq.com
赞赏
扫码支付
首页 投稿 推荐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