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时歌·秋歌
【南北朝】佚名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飏。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译文
秋风从窗子吹进屋子来,窗帘随着风飘了起来;
皎洁的月光洒满闺房,唤起了思妇柔柔的情怀。
仰头看着当头的浩然明月,想起了出征在外的亲人;
心中充满了无奈与忧伤,多么希望这皎洁的月光,
能把心中融融的相思之情寄给远在他乡的亲人。
注释
罗帐:闺房中卧榻前挂着的绸缎幔帐,这里指的是窗帘。
寄情千里光:让皎洁的月光把相思之情奇给远在千里之外的人。
赏析
诗的第一句“秋风入窗里”,以朴素本色的口语,写出日常生活极为平常的景象。“秋风”这一意象所特具的萧瑟感和时序易迁,给思妇带来的感触是不难想见的。尤其是“入窗里”三个字,仿佛将秋风那股萧瑟寒凉之气也带入了室内,弥漫于整个闺房。虽未明写思妇的感触,但由此引起的凄寂感固可意合。
紧接着第二句,仿佛又只是写极平常的风起帐飘的景象。但罗帐的意象本与夫妻爱情生活密切相关,罗帐飘扬的动象,往往更具有这方面的暗示。可是,如今当秋风入窗、罗帐飘扬之时,这个室内却显得分外空寂,往日双方深情蜜意、鱼水谐和的象征物——罗帐,由于人在千里之外,此刻竟成为触景生悲的媒介物了。这就自然引出了三、四二句。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有瞥见风飘罗帐到仰头看月,视线由室内移至室外。这本是思妇不假思索而不自觉的目光转换,但在“看月”的过程中,却不由自主地产生连翩浮想。明月光照千里,分隔两地的离人皆可看到它,而且把它看作传递相思的凭籍,在“仰头看明月”的过程之间,思妇已然思扬千里、心飞向远方的亲人;但“隔千里兮共明月”,双方空间的遥隔又使相思之情更为强烈。因此,又进一步产生“寄情千里光”的愿望:既然彼此同在一轮明月的光照之下,想必也能托此“千里光”将自己的相思之情寄给千里之外的远人吧!这个想象极为新奇,也极自然而优美。引起思绪的外物(明月),在女主人公感情的酿化之下,此刻竟成了寄情的载体。由于明月的光波柔和清亮似水,在形态、质感上,与女子相思怀远的柔情有着相似之处,因而把它化为“寄情”的载体,实在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全篇只写了秋风、罗帐和明月这三种物象,但是由于它们作为诗歌意象,各自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点的色彩,都与思妇怀远之情有着关联,因此就共同组成了一个情调幽美、意境悠远的艺术境界。它有一般民歌的清新明朗、朴素自然,却跟它们在表情上勾画了一幅悲凉的画面,渲染了一种哀婉的气氛,很好地体现了古乐府民歌那种清新浅近风格,也表现出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谓是情景交融的佳作。
- 美女翩翩起舞处·曾是英雄悲 1502
- 酒泉子 追月向春 229
- 酒泉子 第29届北京新年音 217
- 雪祀 211
- 示儿(一) 198
- 酒泉子 第29届北京新年音 187
- 酒泉子 第29届北京新年音 64
- 酒泉子 元日天安门广场观升 59
- 七律·人生自信 10521
- 七绝·感受今生我未闲 9641
- 七绝·规矩要懂 8842
- 人生不悔 8676
- 七绝·游览天目山 8668
- 七绝·悄然唤醒梦中人 8633
- 此生的惦念 8425
- 七绝·养性人生醉自弹 8418
- 七绝·心中宿愿似花开 8389
- 七绝·天地风光任自由 8124
- 贺芳林《七律》望中国航母舰 1787305
- 贺芳林《七律》风雨后相逢有 1616963
- 贺芳林《七律》春青重走长征 1036947
- 贺芳林《留春令》丝路追情 761315
- 贺芳林《鹧鸪天》咏历雪梅花 534574
- 贺芳林《七律》金桂秋情 492028
- 贺芳林《七律》秋晨登华山写 458274
- 贺芳林《家山好》月来仙桂 338782
- 贺芳林《七律》秋吟晴霁岳麓 319583
- 贺芳林《七律》登雪满长城感 3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