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
上传时间:2019-04-09 10:21:07
浏览量:1830
收藏
手机看文章
扫码手机看文章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这首诗体现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想落天外的诗歌特色。
[1]汪伦:桃花潭附近居民。
[2]踏歌:边唱歌边用脚踏地作节拍。
[3]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
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告别诗。李白正要乘船离开桃花潭,好友汪伦深情地唱着歌赶来送行。
天宝十四载(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送行者是谁呢?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这首小诗,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就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由于这首诗,使桃花潭一带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和供旅游访问的遗迹,如东岸题有「踏歌古岸」门额的踏歌岸阁,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钓隐台等等。
作品热度榜
日
周
月
总
-
七绝·天地心思在路途
12918
-
七绝·题人生信仰
11195
-
七绝·爱里相逢在眼前
11095
-
七绝·我护尊严爱祖国
11049
-
五律·身心厮守
11029
-
七绝·正道传家是意图
11017
-
七律·享受春风我健康
10903
-
七绝·思念成风景
10638
-
七绝·爱成思念
10408
-
七绝·你我相依爱自尊
10338
-
贺芳林《七律》望中国航母舰
1937684
-
贺芳林《七律》风雨后相逢有
1629335
-
贺芳林《七律》春青重走长征
1046130
-
贺芳林《留春令》丝路追情
770241
-
贺芳林《鹧鸪天》咏历雪梅花
555542
-
贺芳林《七律》金桂秋情
500653
-
贺芳林《七律》秋晨登华山写
467152
-
贺芳林《家山好》月来仙桂
347379
-
贺芳林《七律》秋吟晴霁岳麓
328292
-
贺芳林《七律》登雪满长城感
319457
诗家热力榜
日
周
月
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