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道德经》:老子的“三宝”
作者:编辑-望远
上传时间:2018-07-18 17:01:31
浏览量:1968
收藏
手机看文章

扫码手机看文章

解读《道德经》:老子的“三宝”

老子曾有言:“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老子认为,正因有“慈”,所以才可能有长久的“勇”;正因有“俭”,才可能有长久的“广”;正因“不敢为天下先”,才可能“成器长”。老子两千多年前提出的“三宝”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崇尚自然的朴素哲学思想。

老子把“慈”作为三宝之首。社会需要每一个公民的“慈”。什么是“慈”呢?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品德。这是促进中国社会发展的正能量,推动社会进步的必需品。慈,是中华民族优良品质的体现。

我国历史上,慈在人间生生不息,世代相传。当一个人、一个家庭遭受天灾人祸时,慈在大家心中产生的共鸣汇成了一股巨大的救助力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更是屡次谱写出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同甘苦共患难的华丽篇章。

老子的第二宝是“俭”。“俭”是对待物质的一种态度。“俭”对治国齐家具有促进作用。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绝不能丢。

如果一个人不节俭很难有积蓄;如果一个家庭不节俭很难应对突发的意外;如果一个国家不节俭就不能培养雄厚的实力,很难应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特别是我国,人多地少、资源不足,要想持续发展必须要节俭。

老子道德经里的“俭”字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不争、谦让、退守、居下。

老子的第三宝是“不敢为天下先”,其精髓是不争、处下、柔顺,体现了老子的“无为”思想。老子以水为例,详细阐述了不争、处下、柔顺、无我、宽容等“不敢为天下先”的丰富内涵。

他说,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水是柔弱的,但“柔弱胜刚强”,水是处下的,“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善其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不敢为天下先”是一种高尚的社会品德,是指奉献不索取,吃苦在前、舍己为公,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又不和万物相争,是一种无私奉献的品格。

老子的“三宝”对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具有深远意义。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诗书画网会员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中国诗书画网仅提供发布平台。

觉得不错,我要赞赏~
发表评论
发 表 评论内容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赞赏记录
¥0(0次)
您的赞赏就是最大的鼓励
选择金额:
其它金额:
支付方式:
备注说明:
请输入您要赞赏的金额,并点击“赞赏”,会跳转到支付页面。按提示操作即可完成赞赏。您的赞赏,中国诗书画网将收取30%用于诗书画文化艺术交流和平台运营,70%将用于支持作者的创作。如果您赞赏成功,但平台未显示赞赏记录的,请将付款页面截图发至:834719009@qq.com
赞赏
扫码支付
首页 投稿 推荐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