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驾云披去何处?湫山灵凤是福基。
赤城荒驿逢花落,华顶云叠竖九梯。
蛟怒腾霄千顷浪,神鹰呼雨万城池。
云消江水流红瑙,雨霁遥天挂蜃霓。
不老岛边生牡蛎,耕田牧海鲜甜奇。
徐福蓬岛寻仙草,黄麝石斛配伍齐。
西母瑶池蟠庙会,三千仙女舞蝉衣。
十方高圣奏笙乐,百兽千禽鸣鼓鼙。
丹土流光旸四域,翦发错臂万家祈。
华胥驾鹤双峰立,刘郎仙成坠羽衣。
回望域中皆玉碧,仰头苍皓入云稀。
手挼云雨调红绿,何羡层城揽月奇。
注:丹丘小考:丹丘亦作 丹邱 、丹坵,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屈原《楚辞·远游》最早提到:“仍羽人於 丹丘 兮,留不死之旧乡。” 王逸 注:“ 丹丘 昼夜常明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汳水》:“於是好道之儔自远方集,或絃琴以歌太一 ,或覃思以历丹丘 。” 这些记载都出现了丹丘二字,明确指向道教,而且在浙江东南一带。
宋《嘉定赤城志》卷22宁海县:丹丘“在县南九十里。葛玄炼丹处。魏孙绰在《游天台山赋》中所谓‘仍羽人于丹丘,寻不死之福庭’是也”。章安令孙绰赋中东海的蓬莱,可能指象山的蓬莱岛 。此赋作于公元371年之前。南北朝宋文帝嘉元年(公424)曾于今三门县亭旁镇灵凤山南麓始建寺以丹丘为名,可能因为佛道糅合程度已经较深。
宋时,丹丘又多见诸文字记载,是为丹丘驿。宋赵忭《过台州登巾子山》、赵忭的林景熙《宿台州城外》诗,他们诗中的“丹丘”均指丹丘驿。《临海水土异物志》是一部关于吴国临海郡的方志著作,说明当时的丹丘在临海郡。宋以后,也有观点认为丹丘即指台州。因为台州以天台山而得名,此说法不无道理。
综合各种资料,丹丘最先是一个道教圣地,随着佛教发展,地位有所弱化。从天台山作为公认的佛宗道源地位和孙绰的记述看,结合天台山座落天台、临海两县,又脉接三门湫水山等情况,当时的天台与三门亭旁一带同属天台山这个地理概念范畴,行政区划都属临海郡。所以从方位判断,丹丘具体地址应在目前的三门县亭旁镇,后延伸到代表临海郡及台州。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诗书画网会员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中国诗书画网仅提供发布平台。
-
贺芳林《七律》风雨后相逢有
1183239
-
贺芳林《七律》春青重走长征
1013031
-
贺芳林《七律》望中国航母舰
358175
-
贺芳林《七律》秋晨登华山写
300028
-
七绝·饼中全
252634
-
贺芳林《鹧鸪天》咏历雪梅花
176232
-
贺芳林《七绝》冰心梅花
128330
-
卜算子 风雨亭
69641
-
如是人类
61671
-
读懂人生
49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