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山廉泉曹操风
河南省清丰县人民法院 郑喜宽
(联系电话:13619861285)
汉灵帝七年,即公元一七八年,曹操任顿丘县令,可谓有志青年,有为清官。至今犹然可见,当年意气风发,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天下为公,清正廉明,万民称赞。顺天道,应民意,移署马郏河畔。中造假山,曰“公山”。环山凿渠,引河入内,再流入河中。水流潺潺,循环不断,曰“廉泉”。想当年,山清水秀,风光无限。立公山之巅思公,立廉泉之畔思廉。吟诗作词,风起云涌,到处升平一片。一千八百多年过去,时移事易,试问:公山何在?立于人民心中;廉泉何在?流于人民心间。
诗言词语:汉灵帝七年,也就是公元一七八年,曹操任清丰县令。那年才24岁的他,就已志存高远,可谓有志青年,有为清官。至今犹然可见,当年曹操意气风发、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英雄风采。曹操当年以天下为公,清正廉明,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赞。曹操当年顺天道,应民意,把公署移到清丰县城西边的马郏河畔,在公署大院中央,造了座高大的假山,立了起来,为其起名叫“公山”(据载,曹操常在公山上展现秉公办案的风采);在假山的四周凿了条宽大的水渠,利用虹吸原理,将马郏河水引到渠内,然后再让河水从水渠的出水口流入河中,使渠水循环着越流越活,越流越精神,越流越可爱,经常保持渠水的卫生清洁,以示税收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方便到公署反映情况的群众洗涮观赏,重事业,淡名利,由此可见,曹操不仅是位秉公办案、爱民如子的清官、好官,而且是位环境卫生保护专家,以审堂下之荫而知日月之行的方式,巧妙昭示广大人民群众,他时刻关心着所辖地区内的环境卫生情况。曹操当年为此渠起名叫“廉泉”。想当年,公署内山清水秀,风光无限美好。曹操经常上到公山顶上、立于廉泉旁边,反省自身的廉洁奉公情况,情不自禁溢之于所吟之诗、所作之词中,一抒胸臆。而他一吟诗作词,就风起云涌,即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干大事创大业的新计划已经想好,使利国利民的新生事物声势浩大、蔚蔚壮观地相继兴起,使所辖地区到处呈现出一片升平(升,繁荣;平,安定)美景。从过去的公元178年,到现在的公元2010年,已有1832年的时间过去了,如今的时代、事物、情况、形势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试问:公山在哪?巍然屹立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心间;廉泉在哪?源源不断地流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田。如今,广大人民群众无不深情地怀念着曹操当年的公正廉洁之风。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诗书画网会员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中国诗书画网仅提供发布平台。
-
贺芳林《七律》望中国航母舰
1970200
-
贺芳林《七律》风雨后相逢有
1629485
-
贺芳林《七律》春青重走长征
1046282
-
贺芳林《留春令》丝路追情
771809
-
贺芳林《鹧鸪天》咏历雪梅花
555687
-
贺芳林《七律》金桂秋情
500777
-
贺芳林《七律》秋晨登华山写
467315
-
贺芳林《家山好》月来仙桂
347500
-
贺芳林《七律》秋吟晴霁岳麓
328412
-
贺芳林《七律》登雪满长城感
319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