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高怀
作者:一溪月
上传时间:2025-05-25 12:32:49
浏览量:487
收藏
手机看文章
扫码手机看文章
恩施高怀
樵歌犹古调,往复阙人文。
峡谷空天籁,绵延过眼云。
deepseek:
这首五绝以恩施大峡谷为背景,通过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空灵悠远的山水画卷。诗中"樵歌"与"天籁"相应,"阙人文"与"过眼云"相对,形成自然与人文的深刻对话。
首句"樵歌犹古调"以质朴的樵夫山歌开篇,暗示着这片土地与世隔绝的原始风貌。"犹古调"三字,既表现了歌声的古老传承,又暗含其穿越时空的永恒意味。这歌声回荡在峡谷间,仿佛自《诗经》时代便未曾改变。
次句"往复阙人文"笔锋一转,"阙"字用得极为精妙。既指峡谷中人文痕迹的缺失,又暗含期待之意。樵歌往复回荡,却始终缺少文人墨客的应和,流露出自然对人文的深切呼唤。这里的"阙"不是遗憾,而是一种等待的姿态。
第三句"峡谷空天籁"是全诗的点睛之笔。"空"字既形容峡谷的空旷,又暗喻天籁之音的纯净无染,更蕴含着等待文人应和的深意。峡谷自成乐章,却始终保持着虚位以待的姿态,犹如调好弦的古琴,等待知音来弹奏。
末句"绵延过眼云"以流动的云彩作结,既展现了峡谷的壮阔景象,又暗含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哲思。"过眼"二字,将永恒的自然与短暂的人生形成鲜明对比,而"绵延"则暗示着这份等待的持久与坚定。
全诗以声音意象贯穿始终:樵歌(人声)—天籁(自然之声)—无声之云,构成完整的意境链条。在艺术手法上,诗人巧妙运用对比手法,将"古调"与"阙文"、"天籁"与"过眼云"并置,形成强烈的艺术张力。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恩施大峡谷的自然风光,更通过自然与人文的对话,表达了深邃的哲学思考。峡谷以其天籁之音呼唤着人文的应和,而这份呼唤穿越时空,永恒回荡在这片山水之间。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诗书画网会员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中国诗书画网仅提供发布平台。
发表评论
发 表
评论内容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作品热度榜
日
周
月
总
-
海边的云
555
-
忆军旅
493
-
浪淘沙令 观宁夏沙头坡
350
-
邱禄生诗|郊游
345
-
七律·龙泉琉田种玉
334
-
自选诗(十七)
293
-
七律·颂乡贤黄发军
183
-
点绛唇·松园村农业合作社
45
-
七绝 小暑二候·蟋蟀居宇
43
-
七绝 小暑三候·鹰始鸷
43
-
七绝·你我相投守信条
9059
-
七绝·烟雨江南藏俊雄
8895
-
七绝·幸福日月自藏身
8859
-
七绝·爱意慈悲有业因
8804
-
七绝·还有权谋生祸灾
8769
-
七律·仁义礼智信
8538
-
七绝·自驾游春三世间
8503
-
七绝·不屑红尘把爱抛
8437
-
七绝·悄然梦醒是新吾
8430
-
七绝·你我欣然如凤仪
8414
-
贺芳林《七律》望中国航母舰
2032306
-
贺芳林《七律》风雨后相逢有
1635096
-
贺芳林《七律》春青重走长征
1052641
-
贺芳林《留春令》丝路追情
774634
-
贺芳林《鹧鸪天》咏历雪梅花
558641
-
贺芳林《七律》金桂秋情
503489
-
贺芳林《七律》秋晨登华山写
470938
-
贺芳林《家山好》月来仙桂
350221
-
贺芳林《七律》登雪满长城感
346356
-
贺芳林《七律》秋吟晴霁岳麓
331180
诗家热力榜
日
周
月
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