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至,杜甫,王维,岑参,几人同台献诗艺,谁的水平更胜一筹?
作者:诗人孙慢慢
上传时间:2021-07-25 12:26:52
浏览量:3003
收藏
手机看文章

扫码手机看文章

公元758年一个春天的早晨,唐肃宗当着文武百官以及外国使节,举行了阅军仪式,并且在大明宫含元殿宣告大赦天下。这是一件喜事。此时安史之乱已经逐渐平定,长安,洛阳等地已经相继被大唐的军队收回。唐朝总算开始恢复元气。

这一天,除了朝堂上的一片祥和之外,对大唐的诗坛而言也十分重要。

因为上朝之后,有几位在当时举足轻重的诗人唱和了一组诗,成为流传后世的名篇佳作。

起因是为皇帝起草撰写诏书的中书舍人贾至写了一首《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同僚友》,传阅同僚欣赏,大家纷纷称赞这首诗写得好,并且写了和诗,这其中就有三个赫赫有名的人物,分别是杜甫、王维跟岑参。

先看贾至的这首诗: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同僚友》

作者:贾至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怎么样,是不是辞藻华丽,气象轩冕?真是一首好诗,不过先别忙着夸。再看看另外三个人的作品吧。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作者:杜 甫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作者:王 维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官之作》

作者:岑 参

鸡声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皇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真是精彩纷呈,这三个人的和诗各有佳构,各有妙句,让人忍不住就要比较一番。于是,好好的朝堂变成了赛诗会。

当然要说明的是这几首诗在内容上差不多,都写上朝的情景,从形式上,都是七律,在格律的形式上,都是很完善的,文采也都是不错。要比较的话,只能说是看他们的才情是否发挥到位,以及布局谋篇技巧,意境表达能力在本诗中的表现。毕竟一个诗人会写很多诗,只拿其中一首诗来作比较,其实并不足以说明他们各自的真实水平。

一首诗写得好不好,除了平日的积累之外,也要看这一时写诗的状态怎样。特别是特别是除了贾至之外的三个人,都是命题作文,也是看他们的临场发挥能力。后人虽然可以对他们进行比较,但首先要明白,这些诗能够流传下来,已经是精品了。对其进行比较,是从高水准中寻找更拔尖的而已。

首先看这四首诗各自的第一联。

说实话,我最喜欢的是岑参的“鸡声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这两句气象特别好。鸡声紫陌,莺啭皇州把皇宫的初晨写得特别美,曙光寒,春色阑,用语也十分生动巧妙。而且虽然用的是首句平起不入韵的格式,但是这两句还是很对仗。

贾至的“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虽也写了皇宫的早晨跟春色,也颇见功力,但是不如岑参写得那般朝气洋溢,画面鲜活。杜甫的“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语意新奇,起笔高华,不下于岑参之句,比贾至的好一些。

王维的“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没有写景,直陈其事,写早朝之前值时官报晓,尚衣官送衣服。虽然也可见排场,写出了早朝前庄严肃穆的氛围,但是与其他人的作品相比,就显得不够流丽明快,稍微逊色一点。

再看颔联两句,贾至写的是“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这两句承接首联,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描写。青锁,是皇宫门窗上的装饰。建章,是汉代的宫殿名称,此处代指皇宫。这两句写得也还不错,缺点是意象不够新,有点堆砌感,对景色的描写上过于写实,只局限于眼前,未能发人之想,也没有什么情感的抒发。还有一个问题是,这两句用了一个“弱”字,一个“流”字,在气势上,也有些不够。金圣叹就曾说,这两句其实只算是“闲笔”。

杜甫诗的第二联,“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此乃壮观之笔,与前句的“九重春色醉仙桃”,相得益彰。苏东坡称之为“七言之伟丽者”。旌旗日暖,宫殿风微,对仗稳,描写真实,雄壮带细腻,能够看出诗人的情绪。龙蛇动,燕雀高,更是独出心裁。龙蛇不是真的龙蛇,而是旌旗上的龙蛇图案,或者说旌旗的飞扬动态好像龙蛇。燕雀本来飞的不算高,但用于此处,一则更增宫殿气势,另外也有显出欢悦的意思。龙蛇动,燕雀高,都是激活了气氛。这两句十四个字,写了旌旗,日,龙蛇,宫殿,风,燕雀六种事物,活灵活现,还包含了作者的情绪。所以说写得特别妙,超过贾至的“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这两句很多。

王维的颔联:“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两句实在太厉害了,从前面报时辰、送衣服那种公务员上班的状态,一下子到了宫殿大开,万国来朝的宏大场景,这画面转换简直神了。而且这两句提到的衣冠,冕旒,依旧是写各种衣服,与前一句的契合度还挺高。从意境而言,写的庄严宏大,雄浑富丽,展示了大唐的风采,不愧为当时的天朝上国。后人读到这两句,都会不由神往。这两句的对仗也是精微玄妙,艺术感很强。所以说这两句是极其成功的,当得起千古名句。

岑参的颔联“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没有写景,而是写人,通过人来展示上朝时的场面宏大,金阙晓钟,玉阶仙仗,对仗工整,语言华丽,写得简直不是凡间景象,而是神仙世界,诚然也可算是佳句。不过这两句与贾至的两句也有类似的缺点,就是显得堆砌,用语缺少新意,看不出太多情感。

 总结一下,从这四个人的颔联来看,王维最好,杜甫次之,贾至跟岑参的差不多。

再看颈联,贾至写的是“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终于从写景到了写人。剑佩,是说文武大臣身带宝剑或者玉佩,玉墀,就是宫殿前的台阶,剑佩声随玉墀步,写出了大臣们动作的整齐划一,井井有条,衣冠身惹御炉香,是说到了皇帝近前了,衣服上都有了御用香炉里飘来的香气。这两句写得是如朝参拜皇帝的过程,用“御炉香”暗示皇恩浩荡,能够沾上一点御炉的香气,对臣子而言已经是很大的荣幸了。这两句称得上是运笔沉着,见才思。

杜甫写的是“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也写了香烟沾到衣服上,而且还满了袖子。可见诗人的感受都是差不多的,都为沾染到炉香而喜悦。不过杜甫没在这两句里没有过于描写朝堂,而是话题一转,到了写诗上,与和诗的主题对应起来了。诗成珠玉在挥毫这句,也写出了其心情的畅快。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杜甫的用笔非常灵动、老辣,他没有过度描写某一类场景,避免了堆砌、呆板。

王维写的是,“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也写到了香烟,几个人真是不谋而合,大概是因为上朝时香烟给人的感触确实很深。请想一下,大臣们站在朝堂上,香烟缥缈,隐隐约约看见皇帝高高在上的样子,香烟靠近皇帝的时候,龙袍上龙真就像九天神龙,见首不见尾。这种场景真的是特别的庄严肃穆而且神奇。香烟欲傍衮龙浮,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而日色才临仙掌动一句,仙掌,一般认为这里是指掌扇之掌,也即障扇,这两句是说日色刚刚照临到殿堂,仪仗已排列成扇形屏障,增加了天子的威仪感。这两句写仙掌挡日,香烟缭绕,营造气氛极好,写出雍容华贵之感。这一联转折有度,前面的“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意境深邃伟丽,此处则是意境玄妙精微,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重点进行描写烘托。律诗就是这样,对仗,起承转合中,既要有统一,又要有对比,而且不能仅仅是体现在词性与内容上,还要体现在意境、气韵上。

岑参写的是“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因为岑参上过战场,是以边塞诗著称的,所以他写诗就英气勃勃,从这两句就很好的展示出来。这两句明快爽利,颇具锋芒。花迎剑佩,柳拂旌旗在不经意间又显得含情脉脉,是非常出色的用笔。

如果单以颈联来看,我觉得岑参的两句可以与王维两句相颉颃,杜甫与贾至在这一联上是落下风的。

最后来看尾联,贾至写的是“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风池,即凤凰池,指的是中书省。这两句说白了其实就是称颂皇恩。并没有什么深远的意境。

杜甫写的是“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因为是和贾至诗的缘故,杜甫这两句自然是恭维贾至。“丝纶”,出自《礼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代表皇帝所说的话。世掌,就是世代掌管,因为贾至的父亲也担任过替皇帝起草诏书的工作,贾至子承父业,所以说世掌。凤毛,用了个典故,刘宋诗人谢凤的儿子谢超宗,诗文学问都好。有一天,皇帝对谢庄说:“超宗很有些凤毛。”这是一句开玩笑的话,意思是说谢超宗的才学,得到他父亲的真传。后人就用“凤毛”来代表能继承家学的儿子。杜甫这两句也只是称赞的客套话,不过用典妥帖。

王维写的是“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这两句同样是写贾至,点明和诗的对象。王维倒是没有怎么去恭维,只是说贾至在上朝之后要去写五色诏书,必须回到中书省。佩声代指贾至,凤池头同样是说中书省。

岑参写的是“独有凤皇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他的意思也是恭维一下贾至,说您的诗真是阳春白雪,和一下太不容易了。

都是和诗,杜甫跟岑参有恭维首作者贾至的意思,但王维就没有。为什么呢?因为贾至的官是中书舍人,为五品。杜甫做的是是左拾遗,从八品。岑参是右补阙,从七品。他们的官职都比贾至小很多,又是和人家的诗,自然要用敬语。而王维是太子允中,也是五品,官职不在贾充之下。可能是王维自重身份,也可能是因为性格有些佛系,不太喜欢跟别人客套,所以他这句就只是简单陈述。

最后这一联,几人写的其实相差不大,按照个人喜欢的话,我比较欣赏杜甫跟王维的结句。

 一联一联做了分析之后,那整体而言,是谁的作品更好呢?

其实这个问题,历来受人关注,元代方回在《瀛奎律髓》说:四人早朝之作,俱伟丽可喜,这是说说四首都好。

明代顾璘在《批点唐音》中说:右丞此篇真与老杜颉颃,后惟岑参及之,它皆不及,认为王维与杜甫的最好。

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说:王、岑二作俱神妙,间未易优劣。认为王维之作与岑参之作都很好,难分高下。

明代的胡震亨在《唐音癸签》说:《早朝》四诗,名手汇此一题,觉右丞檀场,嘉州称亚,独老杜为滞钝无色。认为王维的是冠军,岑参的是亚军,杜甫写的不怎么样。

这些评价因为是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所作,或者各有其道理。

我的个人意见,是王维的诗应属第一,他从大处入手,又不乏细节,写出了大唐的国家风范。这首诗有篇有句,布局严密。诗的第二联气势恢宏,而结尾没有衰弱。有人认为这首诗的缺点是写衣服太多,“绛帻”“翠云裘”,“衣冠”,“冕旒”,“衮龙”都是服装。但我觉得作者是故意这样去写,他抓住了上朝时的典型事物,集中去描写,这是作者的一种手法。同时表现出了上朝的全神贯注,大量镜头都放在这些象征礼仪的服装上,显得很有仪式感。

剩下的三首,也都很好,但比起王维这首,要略逊。

三首中,如果只看句子,我喜欢杜甫的“九重春色醉仙桃”一句,这一句很难解释到底什么意思,不过没关系,正因为诗是多义的,才可以给人无限的想象。这一句读起来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而美好的。

如果看全篇的话,我觉得岑参的那首比较好,干净利落,一气呵成,非常地俊朗。

贾至的那首虽然是首题,但与三首和诗相比,确实是失色的。当然,放在几万首全唐诗中,依然可算上乘之作。

当然,这几首都是名家手笔,非要分个上下高低,其实并不重要。

真正难得的是,这几首虽然是朋友同僚的唱和应酬之作,却首首精彩,全无俗气。如果说贾至的诗称得上贵气,杜甫的则可以说是儒气,王维的可以算是王气,岑参的可以说是英气。

把这几个人的诗结合起来看,既能全面看到当时上朝的情景,同时也深入地感受能唐朝的人文精神。后世虽然不乏各种场景下的唱和之诗,却很难跟这一次相比了。

所以说,这一次大明宫和诗,注定会在历史上留下深深的烙印,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诗书画网会员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中国诗书画网仅提供发布平台。

觉得不错,我要赞赏~
发表评论
发 表 评论内容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赞赏记录
¥0(0次)
您的赞赏就是最大的鼓励
选择金额:
其它金额:
支付方式:
备注说明:
请输入您要赞赏的金额,并点击“赞赏”,会跳转到支付页面。按提示操作即可完成赞赏。您的赞赏,中国诗书画网将收取30%用于诗书画文化艺术交流和平台运营,70%将用于支持作者的创作。如果您赞赏成功,但平台未显示赞赏记录的,请将付款页面截图发至:834719009@qq.com
赞赏
扫码支付
首页 投稿 推荐 我的